第42章 苦药-《暴君的笼中雀》


    第(3/3)页

    太后的元清宫里因为亲人离世一片死寂,与元清宫相隔不算远的华章宫里却一派喜气。

    崇光帝缠绵病榻多年,今日却像是得了什么天大的好事,竟然叫了乐坊的琴师和舞姬过来,大白日的在华章宫里看歌舞。

    帝王兴致浓厚地叫小太监给他倒酒,陈何在旁看了半天,出言劝说:“陛下,您的身体不宜饮酒,还是叫他们换茶来吧。”

    崇光帝笑呵呵地摆手:“不必,今日朕高兴,这酒哪怕闻着味不喝,也是一种乐趣。”

    陈何皱皱眉,没再多说。

    过了没多久,只见前门的小太监急慌慌地跑进来,禀道:“陛下,苏大人就在殿外,他说有急事禀报。”

    崇光帝以为自己的计策成功了,便高兴道:“让他进来。”

    殿外走进一个脚步蹒跚的大臣,苏大人见了崇光帝连忙跪下:“陛下,臣辜负了陛下的嘱托,臣有罪。”

    崇光帝惊讶,随即心里就是一沉:“你这是何意?朕要你去搜查太子别苑,可搜出什么来?”

    他抱了最后一丝期待看向苏大人,苏大人以头抢地,额头磕在地上发出砰砰的响声。

    “臣罪该万死,搜查的时候,手下差役一时不慎,被太子发现了,如今罪证和那差役都落在殿下手里,臣罪无可恕。”

    崇光帝手里的酒杯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一声,他倒抽了一口气靠在软垫上。

    “朕不是让你别惊动太子,偷偷的把罪证放进别苑吗?”

    苏大人满脸郁闷:“陛下,臣找到一个空旷的院子,特地看了没有守卫,以为太子不会出现在那里,就带人去搜,结果差役放罪证时,正好看见太子在宠幸一女子,这才被发现了。”

    崇光帝听到最后一句,目光微凝:“你看见那姑娘的样貌了?”

    苏大人苦着脸:“臣没看到,或许那差役看到了,但他在太子手里。”

    帝王勃然大怒,颤抖着手把桌上的菜肴和果盘全挥在地上。

    “一问三不知,朕要你何用?滚回去种地吧,你刑部的差事,没了!”

    苏大人屁滚尿流的离开华章宫,崇光帝依然喘着粗气。陈何摇了摇头,心道,他早就知道陛下这是昏招,不只抓不到太子的把柄,也无法糊弄太后。

    今日安排刑部的人去别苑搜查,精明的章太后一定会怀疑他的用心,甚至怀疑章瑶佳的死与他有关。

    陈何心中一叹,跟了这么个主子,他成日要忙着为他做的糊涂事善后,累的已经是心力交瘁了,可眼下他还不能不管。

    陈何犹豫了片刻,开口说道:“陛下,如今最重要的是将杀章瑶佳的事扫尾干净,此事与太子无关,若硬要攀扯,只怕会弄巧成拙。”

    崇光帝不甘心道:“朕哪里是想把杀人之事往太子身上推,他最近与章氏那老妖妇走的太近了,朕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何能让他被章氏蒙骗,与朕离心。”

    “朕这么做也只是想让他与太后生出嫌隙,如此一来,他就只能依靠朕,必定不会再拒绝与贺氏的亲事了。”

    陈何知道他固执不听劝阻,只得闭上嘴不再言语。

    章瑶佳的死不过一日就在燕京城中传遍了,她的死因被形容的更加离奇,渐渐的有一个说法在各大世家中流传。

    章瑶佳之所以会死,是因为太子克妻。

    及笄没多久的小姑娘就这么死了,还那般屈辱惨烈,隔天刑部就到太子别苑搜查,虽然没搜出什么,可也让人瘆得慌。

    这事一出,世家们更不敢将自家的姑娘嫁进东宫了,就连贺氏也是胆战心惊,几次三番地向崇光帝通气,说婚事容后再议。

    崇光帝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夜里都睡不安稳,他头疼犯了,把陈何叫进来。

    陈何道:“陛下,还是找个太医来吧。”

    崇光帝摆手:“朕这是心病,太子的婚事不能再耽搁了,朕一定要让他娶贺氏女,你去替朕拟旨,朕要赐婚。”

    陈何心中一凛,阻拦道:“陛下,赐婚之事最好问过太子,您忘了上一次……”

    崇光帝想到在千秋节宫宴上,自己因为那两道怪风咳了一个月,又被儿子连夜以性命威胁,顿时有些踌躇。

    “朕就不信他真敢弑君……”他说着说着,又想起那个让自己恨到牙痒痒的女子,问道:“太子和那个叶……叶什么来着,还在一起厮混吗?”

    陈何回答:“叶蓁蓁,老奴听闻太子常常接她到别苑去,她生辰那日,太子还拿了您宝库里的一箱子夜明珠给她做簪子。”

    崇光帝大怒:“不孝子,朕让他回来是整日讨低贱女子欢心的吗?”

    他气的直捂胸口,眼眸一转,却想起了什么,说道:“让此女留在太子身边,恐怕会误了大事,朕要把她远远地送走,陈何,你有没有办法?”

    陈何眼皮一跳,他几乎立刻便回答:“老奴没有办法。”

    但他还是低估了崇光帝出昏招的能力,只见衰老的帝王目光诡异地亮起来,精神烁烁地说道:“朕想起来了,再过不久就是万寿节。西羌每年都会派使臣前来,今年西羌王的原配王后死了,朕就把那个叶蓁蓁远嫁到西羌去,如此渊儿一定不会再拒绝朕安排好的婚事。”

    陈何呼吸一滞,他已经想象到太子得知一切后会如何震怒。

    他不禁暗暗思索,为崇光帝劳心劳力几十年,他也该想一想自己的后路了。依稀记得,太子那日让他别再做蠢事。

    那他就聪明一回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