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风波平息初露锋芒,兄弟隔心难以沟通-《雪烈屯的儿女们》


    第(3/3)页

    林宝泉心里郁闷:俺这趟把文宇给弄丢了,舅妈知道后还不定怎么闹呢,小林子也不回去,俺这堡长也让别人做算了!

    林宝泉回去的前一夜,弟弟林长友从奉天赶了回来,兄弟俩许久未见,甚是激动。

    林宝泉有两个双胞胎弟弟林长友和林长发,年纪与齐希望相仿,比林宝泉的儿子林虎还小了四五岁,是林老爹与于翠儿晚年才有的。因为林老爹老两口走的早,这小哥俩与林虎一起长大,由兄嫂抚养成人。林宝泉对这两个弟弟的爱护更甚于自己的儿子林虎。

    长友和长发也跟他们的大哥亲昵,见林宝泉每次去丹江或者萨哈林卖货回来后总是能带回来各式各样的稀罕玩意,遂对大山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就央求林宝泉带他们一起去。

    林宝泉便带着两个弟弟和林虎来到萨哈连,让几个孩子见见世面。

    林虎只对俄国人的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糖果、巧克力以及闪闪发亮的装饰品感兴趣,但是长友跟长发两兄弟却流连于俄国人建设的各式风格的房子,还有码头上来来往往的船只。

    又过了两年,兄弟俩商量好了一起求哥哥送他们去萨哈连上学,他们想建造出像喇嘛台一样气派又威严的房子,想坐上通往全世界的火车。

    父母走后,林宝泉认为自己作为家里的老大,应该照顾好两个弟弟,何况读书上学是正途,自然应当支持。所以与后来齐希望上学受阻不同,他们早早就被送去了学校,接受俄式教育,在学校学习俄语,接触西方文化与思想也较为深刻。

    林宝泉也有一年多未见弟弟长友了,见他长得比自己还高了半个头,不禁叹道:“终于长成大小伙子了,咱爹娘要是看到,该多高兴!”

    林长友带林宝泉去吃俄式餐厅吃法,不想林宝泉却有些抵触:“咱这胃,消化不下那大列巴,硬邦邦的。不如李仁义家的扒肉汤泡饭,扒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肉汤泡着香喷喷的大米饭吃上三大碗,那才叫一个绝呢!”

    于是林长友跟着林宝泉去了李仁义扒肉店。这是家河北人开的小饭馆,门脸不大,三三两两的食客就在店门口附近随意的找个地方一蹲,头不抬眼不睁的扒拉着碗里的饭。屋里只有四张桌,有三张桌子挤满了人,以至于无法从他们中间挤进去。另外一张桌上摆着整整两大盆热气腾腾的扒肉。肉香招来不少的蝇虫,老板脖子上搭着一条沾满油渍的毛巾,见到蝇虫实在有些多,便取下毛巾在肉盆上挥赶。抬头看到一身西装的林长友与猎户打扮的林宝泉,忙热情的招呼:

    “两位爷,新出锅的扒肉,来一碗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