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前朝开设的科举制度,哪怕是最低级的童生试,依旧要将试卷统一收到京城来。 为的是震慑世家和学子,以免作弊之举。 后来罢免那些前朝科举功名时,陛下有心留档,便将它们移交给了吏部管理。 加上宋家在前朝,也是支持科举制度推行的清贵世家,放到吏部自然是出不了岔子。 “宋爱卿,你可派人找到了林羽的试卷?” 此时,动作虽慢,但已吃完碗中荔枝与凉糕的宋尚书,不紧不慢地把空碗放到桌子上。 尔后,他站起来朝着李九鼎行了一礼,从袖口里掏出一卷略微发黄的绢纸。 看到纸侧盖的前朝与大常两个印章红泥,李九鼎对着丞相哈哈一笑。 指着宋尚书说道:“没想到他还随身带着林羽的试卷,看来丞相交代的事,宋爱卿是亲自去办了。” “陛下与丞相大人交代的事,臣不敢不尽心,但随身携带这份试卷,另有原因。” 宋尚书卖了个关子,双手将试卷递上前。 本来恢复一件前朝童生的小事,若非糖方一事,李九鼎根本不会在意区区一介农夫。 可宋尚书这样的举动,却让他颇为惊讶。 身为皇帝哪有亲自过目童生试卷的道理? 只有中举人考进士时,皇帝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学子的试卷。 而童生到举人,中间还隔着个秀才呢! 李九鼎一边接过试卷,一边好奇的试探:“难道此人才华横溢,宋爱卿早就认识?” 他记得宋爱卿的儿子就在蜀中的锦江书院就读。 说不定这个林羽与宋家有渊源。 谁知,宋尚书摇摇头,坦然回答:“臣不认识林羽此人,但陛下看完试卷,便知臣为何随身带着它。” 看来试卷上的内容,不是让宋尚书觉得烂到不能给皇帝一个面子,重还林羽功名。 便是写得极好,才有此一举。 李九鼎展开试卷。 第(1/3)页